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2017中超球队更名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2017中超球队更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.在中超,俱乐部名和球队名是区分开来的。根据足协的规定,中超球队的命名是“地名+俱乐部名+球队冠名+队”,简称则是“地名+俱乐部名或者球队冠名”。
2.比如江苏舜天的全名就是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国信舜天队,舜天足球俱乐部是俱乐部名,国信是球队主冠名,舜天是球队副冠名。
3.简称可以是江苏舜天或者江苏国信舜天。换句话说就是中超球队总改名是在改球队名而不是俱乐部名。中超球队冠名经常出现变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赞助商更迭太快。
4.中超球队的赞助商大都是企业,如果投资没有见到明显的即时回报,企业决策人往往就会在第二年第三年放弃赞助。
5.球队不得不再去寻找下一任赞助商,这样直接造成了很多中小球队冠名一年一换。最后就是一个传统的问题,很多国外百年老牌俱乐部历经百年发展,其名称本身就是一个知名品牌,即使换了老板也不能轻易放弃这个品牌。
6.中国职业足球起步较晚,在门票收入,转播权收入等方面都远远不如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,因此球队冠名权就成为了俱乐部收入的重要部分,这也造成了中超球队一直在改名的情况。
足协要求球队名称中性化背后的根本原因,是希望俱乐部逐渐脱离与母体企业的关联, 从而走上自负盈亏的道路,避免出现最近一两年很多俱乐部解散消失的尴尬局面。
如果没有中性化名称,某家企业没钱玩了,那球队就只能面临解散,因为不可能有企业愿意给一个顶着别人企业名字的球队打钱。但是中性化名称的话,这支.球队就不仅仅代表某个企业了,而是代表某个地域,这样即使某家企业撤出,其他企业接手的话,这个球队依然可以存续下来。
这就是足协为什么要球改名中性化的原因。
感谢邀请,从94年推行职业化、04年改名中超以来,在中国没有改过名字的足球的俱乐部是基本不存在的。一支球队在全国到处漂泊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,但是随着赞助商的不断变化,球队改名字仍然很普遍。下文就从1994职业化开始盘点各支中超球队的改名次数,其中深圳队最多,高达15次,华夏、大连、武汉最少,仅为3次。
1:深圳佳兆业,改名多达15次。
想起深圳足球,你可能首先会想起中超元年的冠军、连续多年成功保级,当时健力宝资助的深圳队风光无数,健力宝也为中国足球青训做了极大贡献,两次降级,蛰伏7年中甲的深圳队终于在上个赛季闯入中超,使得北上广深都有了中超球队。虽然球队有15次的改名纪录,但是,至始至终没有离开深圳。
2:天津泰达,13次
如今泰达已经成为天津一哥,过往几个赛季都在苦苦保级的天津队本赛季换了一副模样,有机会冲击一下亚冠资格,从三星到康师傅再到亿利、泰达,这支球队也是一直没有离开天津,2011年 获得足协杯冠军成为球队最高光表现。
3:广州恒大淘宝,12次
从太阳神集团的创建到恒大的接管,四次升降顶级联赛后,广州足球终于迎来了爆发期,冠军拿到手软,进3球的最低消费成为常态,2015年,阿里巴巴入驻恒大,马云联手许家印共同推行金元足球。
4:北京人和,11次
从上海、陕西、贵州、北京都留下了这支球队的身影,流浪队在四处漂泊多年后终于落户北京,扎根丰台,虽赶不上国安那般风光,但是人和终于安定了下来。或许陕西球迷对球队当时的离开耿耿于怀,但是,了解中国俱乐部生存现状后,我们又怎能忍心责怪?贵州时期的人和队无疑是巅峰期,2012-2013连续两年获得第四,进入亚冠。
5:重庆斯威,9次
雄起,一直是这座城市的口号,10年降级,蛰伏中甲四年,14赛季再回顶级联赛,四年间,火锅城市热情一直不减,彭伟国、高峰、符宾是重庆的历史,速度飞快的大小摩托却是重庆的名片。
6:广州富力、江苏苏宁,7次
从沈阳金德到长沙金德再到深圳最后扎根广州,和恒大一样,富力也是房地产公司,但是球迷分流严重,越秀山不足一万的上座人数让富力坐实了广州老二位置。
江苏队的高峰期是在舜天时期,12和16赛季中超第二是最好的成绩,本赛季江苏队的表现着实让球迷愤怒。
广州富力
江苏苏宁
7:上海绿地申花,8次
无论这支球队如何改名,始终都会有申花两个字,申花已经成为上海足球的象征,虹口体育场蓝色的海洋也是足够震撼。多年来专注于引进切尔西球员,阿内尔卡,登巴巴,德罗巴,获得两个足协杯冠军,两个联赛冠军。
8:河南建业、北京中赫国安、上海上港、天津天海:5次
建业队曾经也有参加过亚冠的经历,2012赛季降级,2013提前一轮重返中超,也创造了降级第二年就升级的纪录,然而深圳却用了7年,武汉卓尔用了五年,重庆用了四年。
河南建业
北京国安
上海上港
天津天海
9:山东鲁能泰山,4次
10:武汉卓尔、河北华夏幸福、大连一方:3次
这三支球队很是稳定,都仅有过三次改名纪录,而且都是最近几年的升班马,武汉2018赛季、河北2015赛季、大连2017赛季升入中超。
武汉卓尔
河北华夏幸福
大连一方
欢迎关注、讨论,看足球选肥猫就对了。
中国俱乐部球队名称的中性化,并不是要求马上改,中国足协给了一个时间期限,三年内所有职业俱乐部球队的名称改为中性化名称,以企业名称命名的球队名字将不得再使用。不过,部分在甲A时期一直沿用至今的球队名称,可以当做中性名称继续使用。
球队名称中性化改革,是传承足球文化的一种举措。自从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,出现过很多球队,随着投资商的改变而屡次更改球队名称。甚至有许多队更改过不止一次的归属地。之前足协已经出台政策,限制球队归属地的随意变更,现在出台的球队名称中性化改革措施,也是避免球队出现投资主体变更时再随意更改球队名称的情况。
球队名称中性化以后,无论俱乐部的投资商如何改变,球队名称、归属地将不会随意改变。这样对打造足球文化、培养球迷认同感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。当然,这种去企业名称化,在一定程度上会让球队的投资商的品牌效益受到影响,所以许多中超球队虽然支持该举措,但在行动上并不积极。迄今为止,中国球队改为中性化的球队只有天津天海一家,这支球队改名的直接原因也是因为原投资商权健集团遭受变故,球队顺势改成了中性名称。
可以预见的是,中国足球俱乐部球队名称中性化是肯定将执行下去的。目前中超、中甲俱乐部已经付诸实施的球队还不多,但在足协规定的期限之前也许会出现集体变更名称的情况,在此之前,大部分球队应该还是会暂时使用现有名称。
这个问题,其实很简单。
在疫情之下的中国职业足球,可谓算是波澜起伏,有悬念丛生,最后一地鸡毛。
在上半年时,疫情之下,赛制与规则赛程犹抱琵琶半遮面,遮遮掩掩终于6月份开赛。
然而赛会制的制度,让联赛失去了应有的精彩。
到最后,苏宁夺冠。
终于,众多球迷有了期待,下一个赛季可谓是众多强者的对话。
然而,休赛期最大的变数当数是限薪与改名。
此处改名,在网络上一搜便有。
最为闹心的,莫过于河南建业,北京国安,与上海上港。
河南建业,作为多年的老字号,是最先承受球迷的责难。
改名投票中,各种名称均落选,最后居然是搬迁洛阳。
建业的球迷纷纷不忿,烧球衣,贴大字报,堵俱乐部们,足协上访。
一切的一切,终归是无济于事。
而北京国安,又是另外一种态度。
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从一而终,国安的硬气便是对球迷最好的馈赠。
纵然现在还没有定下,可是俱乐部已经在积极的处理股权的问题。
而从改名风波开始,国安便准备着一条道走到黑。
一定要将老字号留下,一定要给球迷一个交代。
哪怕硬杠足协,也在所不惜。
至于上海上港,那是最为戏剧性的结果了。
改名潮一直默不作声。
突然之间被曝,改为上海海港。
而海港更是上港集团的内部刊物名称。
这可谓是一颗石子激起了万重浪。
很多球迷便根据陈主席的原因,将上港列入了被照顾的名头之下。
此事沸沸扬扬。
虽然据说这个名字已经通过,可许多球迷对于足协的操作更是嗤之以鼻。
对于上港的感观一落千丈。
最后,足协办的事情,可真是差强人意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17中超球队更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2017中超球队更名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